厚德才能载物
厚德载物修的是“德行”,德行就是态度与人品,即生命的价值。
财富怎么样得来?就在于一言一行之间。一出声代表态度,一出手代表人品,一言一行,好不好只有别人最清楚!德行不够,有命没钱花行吗?
怎么修?
从“意念”开始,修一言一行之德!反者道之动,一念天堂,一念地狱!自然而然,十目一心,直入人心,有心是基础,外得于人,内得于己谓之“德”。一个“德”字横跨我们民族几千年,在“德”面前人人平等。
厚德才能载物,核心主要是修“三德”:

一是“品德”
品德是什么?即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。一出声代表态度,一出手代表人品。除了态度,我们一无所有!

二是“功德”
功德是什么?即自己的历练和修为。历事练心是根本,是束手无策还是游刃有余,这就体现了自己的功夫和本事。苦练基本功是关键!

三是“福德”
福德是什么?即人家对你的认可和好评。你所说的话、所做的事有益于别人,并被别人所赞叹,还能长久地影响周围。是福泽天下、还是一方、或是一家,就看你自己的能耐了!
为什么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?
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德薄而位尊,智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。” 古人用这句话告诫我们:一个人的德行不匹配自己的位置,就一定会有灾祸降临!
德行浅薄却地位尊贵,是不行的!
智慧不够却图谋大业,是不行的!
能力弱小却背负重任,是不行的!
为什么古人如此笃定? 因为这样的事情,每天都在上演,古往今来,没有例外!
——为父不尊:身为人父却没有受人尊敬,就不会家业兴旺。
——为母不仪:身为人母却没有以身作则,就无法教育子女。
——为子不孝:身为子女却没有孝顺长辈,就难以家庭和睦。
——为人不义:生而为人却没有秉持正义,就不能立足社会。
我们有幸来到人世间做人,老天爷是有要求的,否则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”。因此,常常问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,我们生而为人,在家庭、企业和社会不同位置,就要谋其职、负其责、尽其事,担当什么角色就要为此承担和付出、成其应有的样子。人生就是一场勤修三德的旅程,再也没有别的途径了。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。是福是祸,就看自己修的什么样的德行。
为什么“厚德才能载物”?
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出自于《易经》,古人用这句话来勉励我们: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具有宽广、深厚的德行,才能够承载世间万物。
——心态越好,能感受的快乐就越多。
——能力越大,能承担的使命就越多。
——胸怀越广,能容纳的人事就越多。
——智慧越足,能通透的道理就越多。
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厚德才能载物。
——不要问,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得到?
——而要问,我们当下的德行够不够!
——不要问,我们得到的怎么这么少?
——而要问,我们无条件的爱有多少!
上天有好生之德,大地有载物之厚。“德”也通“得”,无德便不能得,有德才能有得。我们主动承担和付出了多少,德行有多厚,肚量有多大,心里装着多少有益于人的事,就会得到相应的人天福报。
我们应该通过不断“修身”,以达“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要求,特别是以“修身”为基础来积累自己的德行,建立的功业越多越善,德行就越多越深厚,能够承载的人天福报自然就会越多。
为什么“大德必寿”?
“大德必寿”出自《中庸》,全句为“大德,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”,意思是“有大德的人,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地位,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俸禄,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名利,必定会得到他应有的寿命”。
无数长寿老人的故事告诉我们,“大德必寿”的原因主要有:
——大德之人,修为深厚——
在自我修养和心性修炼方面有着深厚的修为,能够很好地调节掌控自己的情绪。特别是面对逆境和别人不理解、甚至诋毁谩骂时也能够从容淡定、一笑置之,无论大事小事都能化解于无形之中,从而有效避免负面情绪引发的种种疾病。
——大德之人,乐于助人——
助人为快乐之本,开心快乐大脑会分泌多巴胺,可以传递开心快乐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相反,一个人一旦作恶,良心不安身体就会分泌肾上腺素,使心跳加快、血压升高,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——大德之人,内心宁静——
在生理上,内心宁静能够让身体内循环始终处于平衡状态,五脏六腑和谐运转,也不会过分追求外在物质享受;在精神上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形成良性循环,从而延年益寿。
——大德之人,心胸坦荡——
心底无私天地宽,因为心里有爱,坦坦荡荡,没有自私的偏执和妄求,对己对人对事不起嗔心,始终能保持心平气和、泰然自若、欢喜满足的心态,这是养心之道,更是长寿关键。
大德必寿,行善积德是最好的保健品,是最有用的养生法宝。寿命得到保证,才能得其位,得其禄,得其名! 否则,最悲催的,莫过于“有命挣钱,没命花”!